close
徐嘉澤 ◎著/ 大塊
這是關於兩代五口之家的故事,看似幸褔美滿的家庭背後卻是各有所思搖搖欲墜。大二兒子突如其來的出櫃宣言、女兒無預警決定出家,為這個家先後投入二顆超級震撼彈,瞬間劃破了表面的寧靜,也讓每個家庭成員不可告人的內心世界逐一曝光。
17個章節裡,家庭成員輪番上場獨白,三輪下來發現同處在一個屋簷下每個人都各擁秘密,對家及其他家庭成員也有著不同的想法。兒子覺得全家人都不了解他,這個家跟自己一樣再也回不去從前。早在弟弟出櫃,姐姐早先一步跟父母吐露了深藏多時的第一個秘密,也是促成她後來想出家修行的因緣。兒女同時出狀況,而媽媽也有說不出口的秘密,昔日戀人重現攪亂一池春水,不知究竟該緊握失而復得的青春還是再次放手。從小深受身世流言所苦,向來知足認命的爸爸,在退休後決定不再逃避真相。山茶花幾度花開又花落青絲已成銀白雪,現實與夢境交錯,遲遲盼不到伊人歸的老奶奶迷失在「望你早歸」及「返來阮身邊」的弦律中。
一則關於家族秘密及發現愛的故事。這是春節前看的最後一本小說,乍見書封副標題「幸褔的背後都不可告人」,想到N年前某個小女生曾問我這世上有完美的家庭嗎?為什麼父母都要求孩子凡事必告,但大人卻自私的擁有秘密,這樣很不公平。我想完美幸褔是很主觀的感受,所謂幸褔的家,並非唯有彼此相愛患難與共,開誠佈公完全不留秘密才算真正的家人。前者無庸置疑,後者在我現在看來有著極大的思考空間。有些秘密說了是情感釋放,有些秘密一旦說破了就沒有後路可言,就算小說中的一家人般,說與不說間都是艱難。
所有人都渴望得到愛及認同,也常常犯下跟男孩一樣的錯,認為家人理所當然應該懂自己,卻未曾想過自己又對家人了解多少,長大不只要學會獨立,還要學會主動付出愛而不是枯喊寂寞空等愛上門。這個在兒子眼中失溫四散、在媽媽看來只是家人組合的「家」,在爸爸心中卻是自己一手搭建出來的城堡,誓死守護深愛美麗大方的皇后、典雅的公主及稍帶叛逆的王子。爸爸是這個家裡我認為最有智慧最讓我不捨的,雖然成長過程中從來沒真正得到愛,但他可以無條件提供愛,默默努力吞下秘密只想讓每個家人都快樂。
故事裡的媽媽跟奶奶身處不同年代卻有著極類似的情感境遇,她們都曾以為愛已遠離,卻在生活中慢慢發現愛其實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曾幾何時當初迫於無奈而攀住的浮板早已不再單純為了活命。習慣是一件很可怕的東西,當我們習慣被愛幸褔就會變成無色無味的空氣,除非消失否則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我可以理解奶奶想帶著秘密進棺材的理由,卻想不通媽媽當初堅決獨抱秘密的抉擇,但不管如何,如果我們一直活在過去,就很難發現眼下的美好。
這本書是本土作家徐嘉澤的作品,小說跨越三代,從日據時代開始講起,包括親子衝突、婚姻危機及大時代的愛情悲劇等等,發生在這個家庭的故事一點都不特別卻十足真實。台灣人說台灣人的故事,再加上作者徐嘉澤是六年級中段班的高雄人,跟我成長年代及地域有重疊,讀來更是備感親切。尤其老奶奶的故事搭配「望你早歸」及「返來阮身邊」加深故事情境,這兩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又是我熟悉的,望著老奶奶對花訴情的身影心跟著好酸呀。
作者在故事裡加入了超現實元素,最末兩章《搖藍末曲》及《躲貓貓》堪稱是故事的隱藏版,是作者給所有角色及讀者的驚喜禮物,讓故事變得溫暖,有種雲開見月的豁然感。我好喜歡最末兩章,也是這篇心得我把姐姐的部份大筆一刪的原因之一,最美好的就該留給讀者自己去發現,爆雷就沒意思了。
關於家族秘密該不該公開,我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潘朵拉寶盒,心是開啟寶盒的唯一鑰匙,除非當事人願意主動分享,否則即便是最親密的家人也不該私自窺探,就算秘密攸關自己,也未必就有權知道所有真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