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1890-1976 ◎著 / 黃芳田 / 遠流  


  


律師先生事業有成,兒女各個教養好成就佳,鍾恩向來自覺人生幸褔美滿,尤其在探望過遠嫁的小女兒返鄉途中巧遇多年不見的老同學布蘭西,驚見當年意氣風花的校花,短短15年後竟然淪落到老態畢露、潦倒落魄的悲慘地步,鍾恩對自己一手規劃的人生更是篤定。簡短交談後隨即各自離開,隔日因雨作梗導致交通接駁中斷,鍾恩被迫一連數日坐困在土耳其鐵路終點站的招待所。


 


在這個連鳥都懶得拉屎的沙漠荒原裡可不愁沒時間,起初鍾恩很享受難得的獨處時光,看書寫信散步享受陽光沙漠好愜意,終於有時間靜心思考多美妙。沒多久書看完了信紙也沒了,陽光沙漠看到煩,無聊到發慌,最後只能靠散步及思考打發時間。回想起自己與老公及兒女間的家庭生活、想到畢業前師長對自己的教誨、想到先生與旁人的互動、想到佣人離職前說的話,還想到老同學布蘭西意有所指的那番話,東想西想,原本看似不起眼的芝麻綠豆小事竟像雨後春筍般,一個接一個全冒出頭來。鍾恩愈想愈深入就愈覺不對勁,善行惡行全來了,愈想就愈迷糊。究竟什麼才是最真實的自我,別人對自己的觀感如何,關於那些堅信不移的每個決定及信念……,自己認定的所謂幸褔人生會不會只是一場美麗幻影?


 


鍾恩自認凡事把家人利益擺第一位從不自私,身為妻子及母親,她可是比任何人更明白什麼才是對當事人最好的安排,只要聽她的準沒錯,也多虧自己相夫教子有道持家有方、務實睿智又有遠見,全家人才有今日的安穩幸褔。鍾恩對自己能成為家人的生命貴人沾沾自喜,可事實卻不然,她對家人的愛無庸置疑,卻流於霸道專制,太過自負讓她忽略家人真正的感受,看不到在她的幸褔藍圖裡唯獨她一人是開心滿足的,其餘家庭成員全是一臉痛苦無奈樣。察覺不到她認為正確的事只是滿足自己,當然也就聽不出旁人的弦外音,又或者話中刺。她的愛變成家人的負擔,為了維持表面的和諧,家人能瞞就瞞有多遠逃多遠避之為恐不及。鍾恩所謂的幸褔人生不過是家人集體配合演出刻意加工過的偽世界、一齣充滿嘲諷無知的荒謬劇。


 


故事裡有三個完全不同教養風格的母親,一個為愛抛夫棄子在所不惜的落跑娘親,一個願意陪孩子在地上打滾嬉笑打鬧的開朗媽媽,還有一個滿口教養經的尊貴母親,阿嘉莎奶奶不作評論,留給讀者自個判斷。這本書我反覆閱讀三回,試著從每個角色的立場思考,我們每個人在某些方面都可能正扮演小說中的任一個角色而不自知。對鍾恩來說,無知是一種幸褔或悲哀?拆穿幸褔假面後是幸或不幸?家人是基於何種理由堅持一路假到底沒人肯說真話。務實跟勇於冒險沒有絕對好壞,在婚姻當中當夫妻夢想沒有共識,是該率性堅持做自己,或者像羅德尼勉強自己迎合對方,然後痛苦活著?換個角度想,羅德尼如願享受田園樂時,鍾恩可不會變成快樂農家婦。再者,如果羅德尼勇敢真誠面對自我情感,甚至跨越了界線………。


 


本書初版於1944年,是【心之罪】系列之三,也是阿嘉莎自認最滿意的作品之一,從女性在人生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出發,探討愛的本質及自我議題,同樣保有犀利鋒銳的筆觸、毫無贅言的個人風格。阿嘉莎奶奶堪稱人性大師,小說篇幅不長力道精準,蘊藏數不盡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即便跨越半個多世紀,小說裡面的情節卻依然鮮明活躍存在當今真實世界。隨著鍾恩從堅信到質疑的心靈之旅不斷自我叩問,整個閱讀過程中,比起【愛的重量】帶給我的衝擊及反思更強烈。我們都期望能為家人的生命加分,讓彼此的人生更圓滿,才不枉此生最美麗的相遇,但可曾仔細想過同一個屋簷下我們對幸褔的定義是否一致,或者只是自得其樂,沉浸在偽幸褔而不自知,如同鍾恩一樣?


 


用一句簡單的話為故事總結,那就是做自己難,婚姻相處不容易,為人父母更難。一定要切記阿嘉莎奶奶的話,人生絕對不能懶於思考,只顧想著自己,在意表面的光彩。而且,千萬千萬不要自我感覺良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