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柏麗.馬克奎特 ( Kimberly
McCreight )

◎著 / 許瓊瑩 ◎譯 /  時報出版





   24歲那年,還在法研所就讀的凱特意外成了單親媽媽。邊讀書邊當媽很艱辛但母女倆倖存下來了。如今凱特即將成為知名法律事務所的資淺合夥人,15歲的艾蜜莉亞則是貴族高中「高尚堂」的高材生。這天,凱特在工作中意外接到通知匆忙趕到學校,難以置信從來不惹麻煩的艾蜜莉亞,會因為作弊被抓到而跳樓自殺。無預警失去相依為命的寶貝女兒,悲慟加上自責徹底擊垮凱特,人生瞬間瓦解陷入空虛死寂,直到一個月後收到一則「艾蜜莉亞沒有跳樓」的匿名簡訊。


 





  誰會開這麼變態的笑話?可是……如果不是惡作劇呢?凱特仔細回想整件事發現疑點重重,承辦警探甚至沒針對遺書做筆跡鑑定,就輕率以衝動性自殺結案,而且那也不是艾蜜莉亞的慣用語。離譜的是英文作文可是艾蜜莉亞的強項,矇眼都能作答何需作弊?最重要的是就自己對女兒的理解,自殺絕不是艾蜜莉亞的作風。


 





   為了找出死亡真相,凱特從女兒遺物、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網路社群等開始著手尋找破案線索,愈爬梳就愈心驚,自己竟然該死的蝦米攏不知。向來尊重孩子隱私的凱特不禁懷疑選擇信任錯了嗎?也許自己對女兒的了解並不如自己所以為的那樣深。對為人父母而言,【最後的目擊者】簡直是一本虐心指數破表的校園寫實小說。故事採雙線同步進行,其一由艾蜜莉亞以第一人稱發聲,揭露殘酷的青少年世界,包括情感認同及自我定位等。另一頭則從凱特的視角出發,邊回憶母女互動及單親媽媽心路,邊設法從有限的資料還原女兒過去追真相。當兩條線路時空重疊時,那是最令人揪心的,總恨不得能拿個大聲公把母女倆的心語大放送。


 





  站在家長立場,我們何嘗不知道該信任孩子,但空間及尺度著實難拿捏,尤其是對青少年,既怕關心過頭關係緊繃對立,又恐過於信任錯失教養黃金時機。我們總以為自己跟孩子無話不談關係親密,卻發現原來孩子一直打安全牌選擇性交談。當我們早就準備好要當軍師,交流關於愛情、成長、安全等等,卻發現孩子即便無力脫困時也沒打算開口求助。不管是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而選擇報喜不報憂,還是覺得跟父母求助很丟臉,又或者孩子直接認定求助也沒用,總之任一種感覺都好受傷。然而最最令人心痛莫過於得知孩子曾多次試圖求救談心,但總是被你以忙碌為由打斷了。





 


  整件悲劇的關鍵在於校園秘密俱樂部及永遠杜絕不了的霸凌毒瘤。青少年為了在同儕團體中找認同及地位,往往會盲目遵從團體價值,知不可為而為之,或者抱著沒什麼大不了的玩笑心態輕忽嚴重性。事實上,當你看見下墜的瀑布才驚覺激流速度有多快時,你根本就hold不住了。這當中也引發了學校究竟該不該負責監管校外活動及網路行為。個人以為學校沒有辦法控制學生的校外行為,但如果知情卻為了顧全校譽視若無睹就太不應該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舉凡親子議題情緒就容易失控,翻書前可要有心理準備,這會是趟不怎麼好受的閱讀之旅。作者當真講了一個讓人非常難過不捨,又很氣憤不平的故事。對我來說,這類的校園寫實故事才真正是會驚死人的恐怖小說。看到最後,艾蜜莉亞究竟是自殺、意外或他殺已不重要,誰是最後的目擊者也無關緊要了。我只想跟孩子說青春不是絕對無敵不敗,勇氣、善良、貼心及義氣要用對地方,很多悲劇是可以避免掉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