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莉亞‧法藍克 (Julia Franck ) ◎著 / 闕旭玲出版社 ◎譯 / 商周出版
二次大戰結束後幾個月,一位年僅七歲的小男孩被母親遺棄在火車月台上, 終其一生男孩不知
道被遺棄的理由,他一直在等,等一個合理的答案 , 一直沒有等到, 一直無法原諒母親,最後帶著這道
傷痛離開了人世間,而男孩的女兒希望幫父親撫平這道傷疤,於是開始找尋相關資料,終而發現狠心
的背後竟是如此悲傷,無奈,心酸的故事.
「其實, 從一開始我就知道, 我並不想替她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也不想對她做任何道德判斷, 我只
是想寫, 想說故事, 想盡我所能, 嚴謹而詳盡地說故事.」作者在自序裡這麼寫道.
讀完"午間女人" ,一向最不能忍受一個母親不管任何理由抛棄稚子的我,這回卻無話可說,不忍苛責.
夜深人靜的書房裡,我彷彿聽見一聲沉重的嘆息聲,分不清楚是來自海蓮娜或是自己的?
海蓮娜的母親在歷經四個兒子相繼夭折,再加上對丈夫從軍的不諒解,不見容於當時社會的身
份問題,...種種打擊導致精神失常,從此封閉自我,活在自己的黑暗孤獨世界裡,遺忘了自己還有二個
女兒 .對於海蓮娜跟瑪塔, 母親選擇冷漠以待, 甚至無視存在. 不管小海蓮娜如何努力,總是得不到
母親的肯定.得不到母愛的海蓮娜只能跟唯一的姐姐互相依靠取暖,相濡以沫. 在深愛海蓮娜的父親
過世後,姐妹倆懷抱著希望投靠住在柏林的阿姨,不久海蓮娜遇見生命中最初也是唯一的摯愛, 嚐到
有生以來最幸褔甜美的滋味,卻沒想到幸褔的火花僅僅只是曇花一現.一場交通意外讓海蓮娜再次
跌入悲傷的深淵裡,不想掙扎也無力掙扎,就此隨波逐流 ,用冷酷沉默緊緊裹住那顆破碎不堪的心.
彷佛陷入悲傷的流砂裡, 試圖掙扎的結果,只會讓你愈陷愈深. ...海蓮娜或許希望悲劇可以就此劃下
休止符, 只要她堅持到最後一刻,不回頭看彼得的眼睛, 她跟孩子就不會被悲傷淹没, 可以從絕望的
深淵裡解脫. 然而結果終究不能如海蓮娜所願,就像一道永遠無法抹滅的傷口,只是更加傷痛.
同樣是不被期待的來到這個世界,彼得跟母親海蓮娜的童年一樣,他們共同的心願都是" 願意付出任
何代價,只要母親能看自己一眼". 這樣的心願讓人心疼,不捨. 海蓮娜並不想成為跟母親一樣的心瞎,
但我從她的身上卻隱約看見海蓮娜母親的影子, 那道烙在自己身上的傷痕,又再次烙在兒子的身上.
瑪塔在父親的告別式裡問牧師說, 「您了解上帝嗎? 您了解祂為何要我們受這多苦嗎?? 」我
猜這個無解問題不只瑪塔想問,海蓮娜,彼得, 海蓮娜的母親,讀者都很想知道,在這樣一個 戰火肆虐
動盪不安的年代裡,悲劇總是不停的上演著,什麼時候才能真正落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