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化劑風暴襲捲全台,基因改造食品隨處可見,能源危機、海嘯及地震等天災頻傳的今日,你還相信未來會是光明的嗎?【曼谷的發條女孩】架構在數百年後,一個沒有希望的未來世界,地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石油耗盡、全球經濟萎縮。煤礦是稀有能源,甲烷是限量配給,再加上碳排放量嚴格控管,人力、獸力及彈簧成了最主要的動力來源。當世界各國有如骨牌般紛紛倒下,唯諸神之國-泰國在歷經熱量戰爭、農作瘟疫及大退縮年代,仍保有失落的基因,也成為主宰世界經濟的熱量販子覤覦的目標。
故事一開始神秘水果「韶子」甫上市立刻引起外國佬安德森‧雷克的注意。話說安德森表面上是「生命彈簧」工廠的負責人,暗地裡則是熱量販子,伺機尋找泰王朝最珍貴的種子庫。這種一夕之間充斥曼谷市場,非基因改造不受病菌污染的原生水果,肯定是種子庫線索之一。安德生的秘書-陳福成,原是馬來西亞華裔船霸富商,在排華暴動中淪為難民(黃卡人),輾轉來到曼谷討生活。負責公司對外打通關的他,除了利用職務之便私吞公款累積個人財力外,想方設法竊取公司機密,企圖在泰國重建家族海運帝國。
政治鬥爭是故事另一條主線。環保部隊長賈迪‧羅傑納,曾是泰拳冠軍,為人剛正鐵面無私,查緝非法走私不遺餘力,有「曼谷之虎」封號,是曼谷人民的英雄,卻也因此成為貿易部的眼中釘,愛國心氾濫的「白襯衫」軍團。白襯衫致力於保護泰王國免於自然世界的疾病感染,以天使之城的守護者自居,但賄賂和敲竹槓橫行,卻也被市井小民視為惡霸。環保部一方面得對抗熱量公司的惡勢力,守護種子庫,與海洋爭地搶救日漸被水淹没的曼谷城,一方面還得跟政治立場不同的貿易部鬥爭。
故事末線,也是最特別的則是未來世界產物。發條人惠美子,來自京都,集合基因操縱與合成細胞、擁有完全奴役機制的改造人。在日本發條人是科技奇蹟,用來取代日漸短缺的人力,但在排斥改造人的泰國只是個身份卑微的「喀達喀達」。惠美子原本是隨著恩主來到泰國任職秘書,卻被惡意丟棄,淪落為供人欣賞玩弄,受盡侮辱的性愛玩具。意外得知有個發條人的獨立領土,燃起惠美子追求新生活的渴望。惠美子一開始是個不起眼的角色,閱讀前半段時一度懷疑為何以她為書名,隨後惠美子的自我覺醒,間接改變泰王朝的命運,為人類開啟新頁,整個轉折頗令人意外的。
小說前半段步調緩慢,著墨在故事的背景及角色舖陳,泰國的文化風俗民情,不同種族的人性差異,政府部門角力賽及小人物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必要之惡,算計、權謀、暗盤、賄賂,謊言,無所不用其極的生存大鬥法,有點氣憤,有點感嘆,有點無奈,但對照現實生活不也是如此。後半段隨著攝政王意外身亡,各方角力白熱化,泰王朝政局出現大變動,天使之城淪為猛虎橫行的叢林,步調像在趕火車般愈來愈快,緊張氣氛也跟著急速拉升。
小說深入涉足環保議題,基因改造對生態平衡的影響是長久以來沒有定論的爭議,實在不敢想像哪天人類真的成了基因改造飼料雞。除了冷冰冰的科幻元素外,不時提到的「業」也讓整部小說的東方色彩更加濃厚,多了情感衝突及信念矛盾,也是最吸引我的部份。發條人美惠子安於奴役機制卻又渴望自我意識,能不能與自身條件抗衡,改變需要大勇氣。安德森之於美惠子的兩極化情感,陳德褔同樣遊走於人性的懸崖邊,該不該相信人性是大賭注。業障纒身的坎雅忠誠與背叛如何抉擇,人民跟天使之城孰輕孰重,堪稱故事隱藏版。
保羅.巴奇加盧比二十三歲立志成為小說家,但陸續創作的四部長篇小說全遭退稿,轉而改寫短篇。短篇首作〈口袋裡的達賴喇嘛〉甫發表,即遭科幻大師哈蘭‧艾里森來電訓誡一頓(看到這個,不禁更加好奇這本書哪裡值得大師開罵)《曼谷的發條女孩》是他首次發表的科幻長篇,投稿時出師不利,只被小出版社青睞,沒想到一舉奪下多項科幻大獎,是史上第二十本雨果、星雲獎雙獎得主,並入選二○○九年《時代雜誌》年度十大小說。最近好幸運接觸多本處女作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驚豔作品,《曼谷的發條女孩》帶有警世意味的科幻小說,有點小份量但值得花時間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