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著 / 汪芃◎譯 / 平安文化出版      

      上課前理應先認識授課老師-華頓商學院評價最高的亞當格蘭特教授。擅長組織心理學,擁有「正向心理學明日之星」美譽。三十歲不到即成為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同時被美國《商業週刊》選為最受歡迎教授。格蘭特教授花了超過十年職涯時間實證研究人際互動模式與成就之間的關聯性,試圖找出多數人對工作缺乏熱情及認同的原因。

 

  依據在人際互動中「索取」與「貢獻」的比重差,大略分為給予者、索取者和互利者三種人。給予者就是喜歡貢獻多過於索取的利他主義者,這類人樂於分享不求回報。凡事唯我獨尊,務必確保收益大於付出即為索取者。至於互利者則為中庸流,在互動過程中主張互惠公平原則,即一報還一報恩怨分明,也占職場大多數。現在猜一猜哪種人最容易失敗?

 

  猜對了嗎?給予者竟然同時包辦成就金字塔的頂端及底層!這太詭異了,為什麼同樣樂於貢獻,有人能成功,有人卻淪落輸家呢?這正是這堂課的目的,格蘭特教授將會揭發其中的差異,分析「貢獻」的好處與風險,傳授讀者如何善用給予的力量,把餅做大創造出超凡價值!

 

那個誰誰誰...不要看到非小說就落跑,這本書非但沒有想像中的冷門艱澀枯燥乏味還非常有趣,保證瞌睡蟲沒機會近身。格蘭特教授不唱高調也不來純理論教條式那套,而是採用說故事方式,藉由不同領域的真實案例精闢剖析三種人格特質的差異及最終導向的結果。特別是舉例多半是耳熟能詳的大咖,好比亞伯拉罕林肯、麥可喬登、嘻哈教父羅素.西蒙斯,或者天才建築師萊特等,更容易吸引讀者目光(好吧,我承認有些許窺探內幕的快感  )

 

說穿了,成功的秘訣在於當個睿智的給予者,至於要如何避免掉入無私貢獻的陷阱淪為爛好人或者墊背型的給予者,格蘭特教授建議分別從經營人脈、團隊合作、辨別人才及影響他人逐一檢視。有意思的是,教授將全然無私的奉獻視為病態的利他主義。缺乏自保本能的無私奉獻容易壓垮自己,聰明的作法是造褔他人之餘不忘看照自身利益,才不致過勞或受到傷害也比較有所作為。避免腳踏墊風險,如何分辨冒牌給予者也是必修學分。無私給予者經常犯下總是相信他人的錯,成功的給予者則懂得拿捏信任時機及力道。除了智慧貢獻外,團隊合作也是一大關鍵。單飛的明星分析師表現退步,醫師在特定醫院動手術時病患的死亡率降低等案例,都顯示成功需倚賴團隊合作。(如此說來,名醫走到哪就跟到哪其實也暗藏風險 )

 

 

  對於披著羊皮的討喜型索取者,格蘭特教授分享了真誠度篩選(知人知面不知心,個人覺得這招值得花心思好好研究)同時建議面對冒牌給予者時轉換成互利模式,採取寛容版以牙還牙策略,對方配合時就絕對配合,對方背叛時則偶爾寛容(這比較符合人道精神,以德報怨境界太高了 )

 

   在這堂課裡,格蘭特教授運用心理學專業結合實例,成功打破了零和競賽的商場定律,用事實證明給予具有超凡力量,樂於貢獻或許短期成效不彰,看似犠牲帶來風險,但就長遠來看絕對會創造出雙贏價值。通篇讀下來不難發現這些人際互動法則及溝通技巧並不侷限於職場,而是適用於所有人際關係,好比送禮哲學,話題夠親民了吧。不要懷疑 ,「有捨才有得」、「施比受更有福」或者「吃虧就是占便宜」是真的!不瞞各位,以往上課度姑是小女子的強項,只要授課內容不合味眼皮千金重,現在書櫃裡也不乏只翻了幾頁就陣亡或膠膜完好的人生哲學或商業性之類叢書,但這回可是一路目不轉睛兼嘴皮運動(嘿~你沒看錯,我又是邊讀邊放送,那個誰就是…才會…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