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佛布朗 ( Jennifer Brown ) /  李馥名      /  尖端出版


 


令人難以置信,一則恨意清單竟然引發一場校園槍擊事件。思緒拉回學生時代,我也曾因為同儕的惡整,或者對生活的不順而心懷怨恨,面對這些負面的情緒,通常我會在心裡或口頭上暗自咒罵一頓,希望對方付出代價,然後在事過境遷後逐漸淡忘,最後成為回憶裡無關緊的「小事」。可對於瓦納瑞及尼克這兩個高中生來說,這份恨意的火苗並沒有隨風消逝,反而愈燒愈旺,不僅燒傷了自己也波及了旁人,造成六個人死亡多人受傷的校園諜血事件。


瓦納瑞及尼克是一對校園情侶,他們同樣有著失序的家庭,也同樣長期遭受同儕排擠、嘲笑及惡整,某日瓦納瑞心血來潮,將生活上的諸多不滿紀錄下來,她抱著玩笑的心態以為這不過是發洩情緒的管道,可她從沒想過男友尼克竟然照著清單名冊,在學生餐廳持槍展開大屠殺,在連續死了幾名師生後,瓦納瑞為了阻止尼克繼續殺人,挺身而出卻導致腿部中彈,而尼克最後舉槍自盡。


槍擊案發生後,有人視瓦納瑞是犠牲自我終結殺戮的英雄,但在恨意清單曝光後,也有人認為她根本是共犯,是個該死的殺人兇手,就連瓦納瑞也無法確定自己究竟是加害者或被害者,強烈罪惡感讓她痛不欲生,她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面對外界的眼光,尤其是面對所有受害者、倖存者及其家人,究竟要怎麼樣才能撫平傷痛,要如何才能得到原諒及寛恕。


小說是以瓦納瑞的視野出發,一面還原整個槍擊事件的始末,一面訴說自己身心受創後,一路從自我封閉到重回校園,從自責、恐懼、怨恨到尋求諒解、學會包容,最終找到自我定位及生命價值的心路歷程,我得說光是瓦納瑞重回校園的勇氣真的叫人佩服。同樣受限瓦納瑞的視野,讀者一開始只能用單一的角度給其他的角色打上形象分數。隨著瓦納瑞逐步敞開心房,學會傾聽及理解,她看待人事的視野跟著變大,不再只聽得到自己的聲音,至此我才發現原來自己也跟瓦納瑞犯下同樣的錯誤,因為先入為主的偏見,而有了錯誤的解讀,自以為只有自己傷最重,大家刻意與她劃清界線,沒人關心她,其實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私鬼。


究竟誰才是這場悲劇的始作俑者?是一開始寫下恨意清單的瓦納瑞還是依據清單名冊持槍射殺同學的尼克?誰又真正該為整起事件負起全責?是校園霸凌事件的加害者?還是所有失序的家庭?家庭是所有教育的根本,一個校園暴力的產生,不單單只是當事二方的衝突,問題的本質真正來自家庭。近幾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層出不窮,面對語言或肢體上的暴力,瓦納瑞的母親一如傳統家長所言,「只要故意不理她,到最後她就會覺得自討沒趣了。」可事實上,這種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消極態度並不適用在所有案例,很多時候反而讓施暴者得寸進尺。


我並非鼓勵以暴制暴,可是有時一再的隱忍引爆的傷害更大,就如同這起校園槍擊事件。作者吐露給讀者的訊息,尼克殺人的動機是源於長期的受到同儕欺壓,辜且不論這個殺人的理由似乎過於牽強,如此偏激的作法實不足取。但那些平時愛嘲笑及惡作劇的同學難道完全沒有一絲內疚嗎?當家長一味的指責兇嫌的殘暴行徑及學校維安出現漏洞時,是否也該回過頭來檢討家庭教育是否有缺失,是否善盡為人父母的責任?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會讓子弟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同儕?又是什麼樣的原因造就尼克如此輕視生命?瓦納瑞的父母長期失和,對子女的漠視,不是造成整起事件的間接因素嗎?尤其瓦納瑞的父親在出事後一付事不關己的態度著實令人氣憤。


《恨意清單》雖然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但卻很寫實。在這個校園暴力頻傳的年代,面對危機及情緒該有的能力及態度,不要輕忽父母及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力。真正能化解仇恨的力量是包容與原諒,唯有恕別人才能給自己一條活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