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瑪唐納修 (Emma Donoghue) / 張定綺 / 大塊出版


<房間>是一則關於密室生存的故事、一個五歲男孩的成長冒險故事及一首母愛無敵的生命之歌。作者自述創作靈感緣於2008年震驚世界的奧地利父親囚女亂倫一案。同樣是以真實事件為靈感的密室故事,讓我聯想到<鄰家女孩>,然而<房間>卻是完全不同風格的小說,沒有慘不忍睹的血腥畫面,也沒有毛骨悚然的絕望氛圍,取而代之是一股充滿溫韾、勇氣、希望及生命力,但又夾雜著些許沉重的多層次情感。


五歲的傑克打從一出生就跟媽媽住在只有一扇天窗的小房間裡。小房間是吃飯的餐廳也是洗澡的浴室,還是享受日光浴的沙灘,當然也是學習認字的教室及上體育課、跳舞玩耍的操場。愛冒險的朵拉、海綿寶寶是傑克的好朋友,只要手摸著電視機就能打招呼。床底下的蛋蛋蛇負責保護傑克跟媽媽的安全,衛生紙捲心筒做的迷宮、罐頭和藥瓶做的城堡是傑克與媽媽的得意作品。傑克不喜歡數字九,因為每到晚上九點用亮閃閃魔法做的大門就會發出嗶嗶叫,媽媽會幫傑克唸晚安蟲蟲咒,然後傑克就該到衣櫃裡睡覺數數,直到老尼克離開。


傑克安於與媽媽的小小天地,他從沒想過離開房間,他以為世界只是故事,除了自己跟媽媽,只有每晚把床弄的嘎吱嘎吱響的老尼克是真實的。然而五歲生日時媽媽卻告訴他,「所有的東西都是真的,東西都在外面,每件事情在外面都是真的發生。但是只有傑克和媽媽是唯一不在那裡的人,他們兩個人不在外面,他們一直在房間裡面,而且沒有人知道房間的存在。」媽媽說她想要離開房間,還想出了一個需要傑克的勇氣及運氣的大膽逃脫計畫。聰明的傑克牢記媽媽交代的話,順利脫逃也成功救出媽媽,但外面的世界不如他想像,他不習慣這個既吵雜又陌生的世界,也不喜歡不能像以前一樣跟媽媽形影不離,納悶出了房間的媽媽為何不快樂。


3.3呎見方由工具棚改裝的密室是26歲媽媽的牢籠,卻是五歲傑克的全世界。小說主要分為二部份,密室囚禁生活及逃脫後的現實世界。合該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故事,卻因為作者透過五歲小男孩的視野敍事,讓全書充滿童趣及輕快的步調。未曾擁有就沒有所謂失去,對小傑克而言,除了老尼克外,小房間不只沒什麼不好,還是他的快樂天堂。然而對媽媽而言,房間是她幸褔人生的火葬場,一個沒有自由的牢籠,唯有傑克是她活下去的信念,一個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聖地。她的人生或許不能自主,但她可以決定兒子的人生。她不只要保護兒子的人身安全,也要保護兒子快樂的權力。故事的前半段,傑克媽媽展現為人母的超強韌性,在有限的資源及空間裡,給兒子一個快樂又安全的成長堡壘。以前我總認為沒有快樂的媽媽,就不會有快樂的孩子,但傑克媽媽完全顛覆我的想法。看著母子倆的親暱互動及傑克的童言童語,嘴角泛起微笑的同時,憶起自己跟兒子也曾有過相似的甜蜜時光。


小說裡有一段電視台專訪的橋段,主持人自以為是的質問態度讓我不以為然。觀眾的確有知的權利,那些問題或許也是觀眾最好奇及想知道的真相。但我認為重要的不是解答社會大眾的疑惑,也不是去否定或假設過往歷史,真正重要的是母子倆如何重新走在陽光下融入群體生活。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及憐憫,真正需要的是一個沒有鎂光燈的空間,一個可以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不需在意他人眼光的平凡世界。


傑克第一次離開媽媽,並單獨完成逃脫計晝是全書最驚險的情節,看的我心驚膽跳,不時在心裡為傑克大喊加油。這個逃脫計畫的成功是貫穿前後故事舞台的重要承接,宣告囚禁生活的結束,迎向自由的世界,同時也是傑克成長的分界點。走出房間,母子倆真正的人生考驗才開始,故事也自此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氛圍。母子倆不只要適應新環境,更要承受來自家人及社會的眼光,還得面對種種現實的問題。在後半段的故事裡,傑克的表現顯然比媽媽更加勇敢,但某些時刻不免又讓人有種超齡世故的感覺,不太像一個剛踏入新世界的小孩。對於媽媽終於承受不了壓力而做的選擇,著實令人心疼,感嘆房間內的強韌母愛及勇氣終究抵不過現實的壓力在囚禁的密室裡身體無法自由,心卻可以無限廣,但出了密室,在自由的天空下,心卻反而更加孤單。


<房間>是一本令我意外,又著迷的小說,整個閱讀過程我有很多話想說,很多心情迫不急待想與人分享,不管是從社會事件或從親子互動的角度看待。但如果盡興全說了就意謂不得不爆雷,因此我刪了大半文章,想保留等你看完書再一起分享心情,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不只愛上這本小說,而且很有話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