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姍.黑波爾.歐姬芙 ( Susan Heyboer O’Keefe )    /  蕭寶森 /  小異出版


 


小說的原形延續【科學怪人】,描述一名瘋狂的科學家成功用屍塊創造生物,在意識到自己愚昧的行徑褻瀆造物者後想親手摧毀,卻遭到擁有自由意識的怪物本能反抗,一場衝突與殺戮於焉展開。不同於原著的結局版本,【怪物】一書則從科學家法蘭根斯坦身亡後拉起序幕,由探險家華頓接替未完成的使命,承諾誓死追殺怪物,而不斷逃亡的怪物則試圖進入人類世界。


因為外表醜陋怪異,性情乖戾,沒有名字,人造人被稱為怪物。不被允許擁有靈魂的怪物渴望被世人接納,尋求愛人與被愛,然而事與願違,即便怪物主動釋出善意,始終得不到人類認同,世人往往用外表主觀定罪,對他不懷好意,甚至加諸莫須有的罪名,讓他淪為世人眼中罪大惡極的怪物,只能隱藏外表苟且偷安。怪物第一個好朋友,教會他街頭求生技能,沒被他的外表嚇壞,也願意聽他講話的是盲人路奇歐,然而這段友誼終究因為一場誤會而見光死。擁有可憐身世的啞巴米拉貝拉是唯一在怪物身上發現溫柔的人,也是唯一耐心等待怪物變溫柔的人,可這段剛萌芽的愛情卻毀在華頓手裡,未能修成正果。


因為華頓的一路追殺及惡意污名化,在米拉貝拉死後,悲痛引發了獸性,憤怒淹沒了理智,怪物決定不再低調隱忍,他要對華頓展開血腥大反擊,一報還一報,讓他嚐嚐痛失摯愛的痛苦。怪物輾轉來到華頓的家鄉,正要大開殺戒卻先遇到了怪怪女莉莉,就此讓自己陷入另一個困境,但也同時開啟生命另一道門。


「上帝有兩個面向:一個面向充滿了慈愛與寛恕,另一個面向卻充滿了憤怒與審判。連牠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是誰,那人們又怎麼可能明白呢?


人之所以稱為「人」是因為擁有靈魂,一個沒有靈魂的再造人是新的亞當,還是魔鬼撒旦?與其說怪物是貨真價實的魔鬼,我倒覺得華頓才是真正的撒旦,僅僅因為一些未經證實的指控,就承諾替天行道,定人死罪,追殺怪物的理由未免太牽強。把為好友報仇當成信念,不過是自欺欺人,真正是把怪物當成自己挫敗的人生及情感的憤怒出口,將追殺怪物當成存在的意義。若真要論罪,法蘭根斯坦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姑且不論他創造怪物的行徑是偉大的科學創舉,還是違背自然,但他確實給了怪物生命,卻沒有給他公平的對待及教養,沒給他學習當人的機會,給了希望,又扼殺了希望,一把點燃了仇恨之火。



「出賣我們的人往往是我們自己,不是嗎?到頭來我們並不需要敵人。」



怪物雖然沒接受過正規教育,但他喜歡閱讀,求知慾甚強,不放過任何得到書本的機會(某些坐擁書海的人類卻是任其荒廢,純當擺設用),自學五種語言(這真的太強了~),熱愛詩作,也懂得欣賞歌劇,習慣寫日記,透過文字思考並記錄所見所聞因為醜陋外表的阻隔,絕大多數人從沒給自己機會看到怪物那顆細膩善良的心,而人類雖然擁有完美外表及靈魂的人類,卻是深藏扭曲的人性,以貌取人、自以為是。在一場化粧舞會裡,怪物藉由虛構故事「拼布人」來包裝自己,得到文明人士的注目,這真的很諷刺。小說裡,作者毫不保留的揭露人性的善與惡,透過怪物的視角看人類,真實呈現怪物與所謂正常人的反差,整個故事看下來最大感覺就是「怪物比人類更像人類,人類比怪物更像怪物」。(嘆~)


 


一開始沒想到會一鼓作氣讀完,甫開頭看到華頓的日記時,有點不耐煩,所幸雙方交手及華頓個人秀場景不多,故事著重在怪物的內心獨白,有溫馨有感動,也很令人不捨,完全不會把怪物跟可怕連結在一起(我心裡的怪物形象是巨人版的怪醫黑傑克,當然身上蜈蚣多一點),反而是對人性感到失望、憤怒,再加上省思自己偶爾也犯了相同的過錯而心虛。【怪物】為【科學怪人】開創了全新風格,要改寫一部經典小說著實不容易,蘇姍.黑波爾.歐姬芙做到了,我還滿喜歡這個新版本的!(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